千年瓜洲古渡口,星点遗迹今犹存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扬州 古建筑 千年瓜洲古渡口,星点遗迹今犹存

千年瓜洲古渡口,星点遗迹今犹存

2023-11-24 16:5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唐开元二十五年(公元737年),扬洲开凿伊娄河直通瓜洲。

从此,瓜洲成为构通长江南北的重要渡口。历代漕运(南方粮食北运京城)与盐运(海盐西运内陆)均由此交织。

真格是,一时间帆樯如织,商贾云集,迅速发展为长江沿岸的巨镇福地。

唐代,扬州大明寺的鉴真大和尚,先后六次东渡日本,其中有三次从瓜洲入江,扬帆渡海,到达日本传播中华文化。

李白、白居易、王安石、苏东坡、文天祥……这些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的名字,都与瓜洲有着不解之缘。

数不胜数的诗词、千古流传的佳句,共同托起了中国文化史上独有的千年古镇:“诗渡明珠”——瓜洲。

瓜洲古渡口的开通,最早从魏晋、隋唐时期,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。在这长达千年时间里,瓜州不仅是重要的渡口,而且是水陆驿站。

当年,大诗人王安石乘船路过瓜洲,怀念金陵(南京)的故居,因而挥笔写下——

《泊船瓜洲》

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

瓜洲地势险要,历史上从来都是江防要地——金兵南下、太平天国都曾在此摆开过战场。

鸦片战争时,英军炮舰入侵长江,瓜洲与镇江两岸军民联手还击,为抵抗外来侵略和反抗民族压迫谱写过壮丽的篇章。

明清两朝,瓜洲发展迅速,私宅花园遍布、庵庙楼亭林立。康熙、乾隆二帝六次南巡,均驻跸瓜洲锦春园行宫。

昔日乾隆皇帝赞美瓜洲题诗的御碑,至今保存完好。

如今,站在河边俯瞰运河,不见了大运河水的波涛,一湾碧水波澜不兴。

走在石板路上,听到只有自己的足音,和鸟鸣。路边荒草及膝。

顺着台级爬上观潮亭,向南远望,不尽长江滚滚东流去,烟波浩瀚,隐隐约约传来长江中轮船的汽笛声;运河边几艘轮船懒散的躺在河岸边,这里的客运早就停航了。

老早就想着能在瓜洲古渡,坐一艘客船,去领略运河两岸的风景。或者在月下,坐在船头感受“潮落夜江斜月里,两三星火是瓜洲。”

然而,这些早已经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......

由瓜洲可乘轮渡去对岸的镇江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《长相思》词中说:“汴水流,泗水流,流到瓜洲古渡头”。

宋代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诗“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 ”,指的都是此处。

瓜洲古渡,滨江邻河,树林葱郁,历史遗迹分布其间。

每年都有众多慕名前来游玩的客人,先后接待过93个国家的7位总统及89位部长级贵宾。

看点1:古镇沉没——

汉代,长江岸线漫过如今的扬州城,北抵蜀冈山下。晋时,瓜洲与扬州陆地相连,成为构通长江南北的重要渡口。清乾隆年间,瓜洲已成为南方巨镇,城周长1543丈(约5公里),高2丈1尺(约7米),厚1丈5(约3.5米)。管辖面积包括今扬州沿江部份县区,为当时全国大城市之一。

史载:瓜洲“……瞰京口(镇江),接建康(今南京),际沧海(濒临东海),襟大江……岁过往船艘数百万,浮江而至;商贾之集,冠盖络绎,居民殷阜,名盛于扬州。”

沧海桑田,由于长江流向北移,冲刷扬州段江岸。从清道光三年(1823年)起,瓜洲城开始发生坍陷。为挽救城池,当地百姓修筑大坝,填埋石料,但江水滚滚,无法阻挡。

直到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,瓜洲的沉没与抗争,持续了近200年后,瓜洲古镇终于全部坍入江中。

昔日的繁华街市付诸江流,没有留下片瓦......

然而,有趣的是,在长江北岸瓜洲不断坍塌过程中,长江的南岸却在持续淤涨。

原本位于长江中的金山寺,最终神奇地与镇江陆地连接在了一起。

清未,瓜洲城坍入长江后,当地百姓在原城西北的四里铺,又建起了新家园。

一度消失了的瓜洲镇,复又繁华起来,继续担当着沟通长江南北交通的重任。

直到1912年,随着津浦铁路通车,中国南北交通的重点开始移至南京浦口镇。

从此,瓜洲失去了中国地理和历史上著名的漕运枢纽地位。

看点2:古渡遗址——

“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”

880多年前,北宋诗人宰相王安石,渡江北上京城时,在瓜洲渡口留下了这首《泊船瓜洲》的诗。该诗因其脍炙人口,瓜洲从此便被印刻在国人的记忆中。

宋金对峙时期,瓜洲成了战争前线,在瓜洲建都巡检营廨,宋军曾在此击败南侵的金主完颜亮。

明代,在瓜洲设置了同知署。瓜洲城内私宅花园、庵庙、楼亭、厅堂等多达数十处。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大观楼;有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的江淮胜概楼;以及观潮亭、江风山月亭、曲江亭等等。

如今,瓜洲新的轮船渡口,已移至古镇西边,紧靠着号称 “中国第一大跨径悬索桥”的润扬大桥。而老渡口早已废弃,被辟为旅游公园。

步入渡口遗址公园,临江边一座高耸的“银岭塔”,曾经做为灯塔,为航行在长江与运河间的船只引航。

站在渡口遗址眺望长江,但见江面上船只往来穿梭,汽笛声声;江对岸,金山寺清晰可见。

遥想当年,这里曾是镇江与扬州两地的过江通道,终日里帆樯如织,商贾云集,人声鼎沸。

现如今,早已消失了人来车往的热闹,没有了百舸争流的繁荣。留下的,只是一个静静的临江港湾,直通长江口。

立岸眺望:但见滚滚江水直泄而下,不怒自威。

身旁,大运河水波不兴,缓缓流淌……

秋风铁马,楼船夜雪;两三星火,浊浪长流——翻开中国古代诗词小说,描写离愁别怨的情境大都发生在瓜洲古渡。

这里已然成为游人寻幽探古的绝佳之处。

真可谓:一座古渡口,胜境今犹存。

从江边拾级而上,只见渡口码头遗址左边,一条小径隐约可见,沿小径前行几十米,林间出现一座砖木结构的小亭子——

中国文学史上,那篇著名的“杜十娘怒沉百宝箱”故事就发生在这里。

小亭建的精致优雅,红漆的八根廊柱撑起八角形飞檐穹顶,亭内立着一块高约2米的石碑,上书3个绿色大字“沉箱亭”。

石碑背面,记述着杜十娘在此怒斥负心郎,怀抱百宝箱投江的故事概况。

小亭伫立江边430多年,面对滔滔江水,无语话凄凉。

亭边垂柳环抱,柳丝摇曳,晃动人的思绪……

明代小说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里,京城名妓杜十娘(杜薇)久有从良之志。她积攒了一笔珠宝,放于百宝箱中,希望将来润色郎君,成就自己的姻婚。

明朝万历年间,南京官宦子弟李甲,在北京与杜十娘坠入爱河。

李甲不顾学业,日日沉浸在温柔乡里,耗尽钱财。

十娘决心将终身托付给李甲,为赎身。杜十娘让李甲四处借贷,又拿出自己私蓄的银两,最终实现了心愿。

两人坐船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,返回家乡。船儿行至瓜洲夜泊,杜十娘的美貌,引起了邻舟一个富贾孙富的注意。 为将美人弄到手,那孙富与李甲攀谈,表示自己愿以千金之酬买下杜十娘。对此,李甲居然同意了。

面对这俩个忘恩负义、禽兽不如的家伙,杜十娘异常镇静。 她表示赞同李甲的主意,并敦促赶快做成这笔交易。

天亮之后,富贾孙富送来千两白银,急切等待杜十娘过船,成就美事儿。

只见杜十娘不慌不忙,打开百宝箱,里面都是价值千金的金玉珠宝。

这时,李甲将她拖住请求原谅;那阔少孙富也过来劝解。 忿怒的杜十娘,当众怒斥李甲“爱心不诚,惑于浮议,中道见弃,负妾一片真心”。

接着,又怒骂孙富拆散他们夫妻,实属不义之人,声声泣诉,围观百姓无不落泪。

就在人们不注意之时,杜十娘怀抱宝匣,纵身跃入江心,倏然消逝于滔滔波涛之中......

后来,瓜洲一方百姓感念杜十娘为爱寻死的痴心,集资建起了这座“沉箱亭”。

古渡码头还保持着原有的风貌,印满凹凸脚印的码头条石历历在目,仿佛在陈述着这里昨日的辉煌与沧桑。

一湾运河水,静静地在码头前流淌。

四周古树森森,荒草凄凄。一座牌坊立在江岸,楹柱上一副对联:“浊浪排空势吞吴楚;渡头纵目气贯江淮。”

横额上“江天胜境”四个字虽有些模糊,但仍依稀可辨,把个瓜洲古渡描绘得恰如其分。

如今的瓜州古渡,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热闹景象,十分破败,给人以一种历史的沉重感。

平日里看多了整旧如新的形形色色古迹,眼前这种生活中的的历史,却更引人重视。

于是,便独自坐在渡口边,一处杂草从生的青石阶梯上,任凭江风轻拂浮躁的思绪……

一时间,眼前好似模糊着,走来了许多历史人物:

——南唐故主李煜走来了。他被宋军俘虏后押往河南,途经瓜洲写下了“江南江北旧家邻,三十年来梦一场”的词句。

——文天祥坐小船漂来了。文天祥与元军在这长江边上谈判时被扣押,在渔人的帮助下坐小船逃离瓜洲,最后宋朝灭亡被斩于北京。

——白居易也来了。他俳徊在长江边上,沉吟着:“汴水流,泗水流,流到瓜洲古渡头......”

骑车进入瓜洲镇内,狭窄的街道、低矮破旧的房屋,灰蒙蒙一片,觅不得一丝当年的繁华。

曾经的瓜洲城早已因长江水道变化而陷于江中,如今所见,只是后来的重建。

没有了人来车往的热闹,没有了百舸争流的繁荣,没有了歌舞升平的喧嚣......

如今有的,只是一个静静的港湾,在秋风的吹拂下,泛起层层金光,仿佛在对来往的船只诉说着曾经的曾经。

今日的瓜洲,早已不是曾经的瓜洲;今日的渡口,也早已经淹没于江底。

剩下的,只是感慨和无奈。

瓜洲古渡,如今在这再也看不到杜十娘沉箱的地方,唯有一座八角“沉箱亭”伫立江边400多年,面对滔滔江水,无语话凄凉。

真可谓:“含江口外,烟波浩渺;观潮亭下,草木清幽。岁月无情,人生易老,千古风云一望收。”

长江岸边的瓜洲镇,建设起一座杜十娘广场,立起杜十娘雕像,借以传承杜十娘坚贞不屈的精神。

这座石雕的杜十娘像,高5.2米、重12吨,成为瓜洲古镇一个新的文化景观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